-
九江,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。早在古代,九江的八大风味小吃就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以下是九江早年八大风味小吃的介绍,以及它们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历史印记:
1. "九江茶饼":九江茶饼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吃,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闻名。传统茶饼采用面粉、芝麻、白糖等原料,经过炒制、压饼、烘烤等工序制成。在传承过程中,九江茶饼逐渐形成了“酥、甜、香、脆”的特点。
2. "九江豆腐脑":九江豆腐脑以其鲜嫩的口感和丰富的配料而著称。传统豆腐脑选用优质黄豆制作,搭配瘦肉、蛋花、葱花等食材,味道鲜美。在传承过程中,九江豆腐脑不断创新,推出了多种口味,如麻婆豆腐脑、红烧豆腐脑等。
3. "九江油条":九江油条是一种传统油炸食品,以其金黄酥脆的口感而深受喜爱。制作过程中,选用上等面粉、食盐、小苏打等原料,经过发酵、油炸等工序制成。九江油条在传承过程中,逐渐形成了“香、酥、脆、软”的特点。
4. "九江糖油粑粑":九江糖油粑粑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小吃,选用糯米粉、白糖、芝麻等原料,经过搅拌、蒸煮、举报 -
九江风味小吃,见于食谱、民间者,不下数十、百种,有的已随岁月而流失;有的因年代绵远而鲜为人知;有的则经久不衰,依旧见诸市井之间。如卖盐茶鸡蛋的、冲糯米水子的、煮清汤的,在九江今天的早点、夜市、街头巷尾、码头、车站随处可见,且为百姓常用食品。这些食品的历史都不下数百年,是九江早年的传统食品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制作工具和工艺的改进,以及用料的考究,各种风味小吃也愈加精美和丰富。但大体制作过程和手工方法及食品风味,仍一脉相承。
一、盐茶鸡蛋 炒糯米(二味)
1、盐茶鸡蛋
用料:鸡蛋 食盐 茶叶 茴香等
制作:将鸡蛋洗净,置土(瓷、砂)?中,加入适量配料(其中,茶叶以布裹之,以免粘附鸡蛋),添水,大火煮熟。然后,敲碎蛋壳,文火煨之,至汤料诸味浸透鸡蛋即可食用。熟后,仍浸汤中--久浸则味益善。随食随取。
2、炒糯米
用料:糯米 油 食盐
工具:平底炒锅 铁皮炒铲(形如簸箕) 竹帚 竹筛
制作:将糯米入开水浸泡并加搅动,约十分钟后捞出,滤干。然后加以少量生油、食盐,以手拌匀,置锅中(或加砂)拌炒。以茅柴为燃料,火候适度,炒拌时,间以竹帚含蘸油水淋洒,至熟。以膨松、黄脆为佳。用砂炒之者,熟后需以竹筛筛净,以免牙碜。
以上二味,不仅见于日间,且为当时九江夜宵食品。
叫卖工具:铁皮方形火炉一具,木炭为燃料,?置炉上,炉上有提?,高过?顶。另有装糯米的盛具。叫卖者一手提小煤油灯,一手提炉,口喊"盐茶煮蛋糯米儿",走行串巷,以供宵夜者。旧时逢"清明"时节,卖盐茶蛋者则因此设摊,供扫墓者食用。每逢"端午",家家桌上均可见之。外行出差,亦每每煮些带在路上,兼充饭菜。因其制作简便,平素想吃时,则随吃随煮。为居家旅行常用食品。
二、油炸豆腐
用料:豆腐 猪脚 酱油 大蒜 辣椒 短黄豆芽 茴香等
制作:将豆腐切成厚薄均匀、大小适中的三角片状,置油锅煎炸,至见黄起壳捞出,然后氽入汤中,加配料诸味煮之。汤以覆盖豆腐为量,至诸味浸透豆腐即可食用。
叫卖工具:连体炉灶一具,分上下二层,中空,如火锅形制。木炭燃其中,以保持一定热度,火膛外四周置汤汁豆腐。上端有提?,中为木柄,提卖时,火口加盖,以免灼手。叫卖者一手提小煤油灯,一手提卖具,走街串巷。遇有买主,则依需量售与豆腐,并酌加汤汁。另备辣椒酱,以调口味。为时人消夜佳肴之一。该食品作为夜宵,抗战前犹存,今则鲜见乡闾之间。
举报 -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