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哪些描写九江的古诗词?

九江 更新于:2025-08-05 18:27
  • 笑谈人生30922

    九江,这座位于长江中游南岸、赣江、长江交汇处的城市,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吟咏不绝的佳境。其山川形胜、历史遗迹、烟波浩渺,都为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。以下是一些描写九江(或与其密切相关)的古诗词:
    1. "李白 《望庐山瀑布》(其二)" "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" 这首诗虽然主要描写庐山瀑布,但庐山主体在九江市庐山区,是九江最著名的景点。诗中描绘的壮丽景象,是九江山水风光的代表作之一。
    2. "李白 《早发白帝城》" "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" 虽然诗题是白帝城,但出发地白帝城(今重庆市奉节县)到江陵(今湖北省荆州市)的航程,途经奉节以下长江江段,必然包括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长江水域。诗中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描绘的正是顺江而下的迅疾与畅快,九江山势险峻,长江穿行其间,意境与此相符。

    举报
  • 自己喝彩1

    九江,简称 “浔”,为江西省下辖地级行政区(市),古称浔阳、柴桑、江州,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。

    夏、商时期,九江境地分属荆州、扬州;春秋时期,分别属吴国、楚国,有“吴头楚尾”之称;战国时多有变更:周元王三年(前473),越灭吴,属越;周显王三十五年(前334),楚败越,属楚。商代设艾侯国,建都于修河上游,所辖范围大致为今修水、铜鼓、武宁、永修一带;武王克商后,除艾侯国,设艾监。春秋后期至战国期间,在分封诸侯国之外,出现了县邑,江西境内有番(pó)、艾邑,其中艾邑辖区范围大致与艾侯国、艾监相等。

    几千年的悠久历史,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。摘录一些:

    1、《九江春半雨中寒甚忽见梨花》

    年代: 宋 作者: 杨冠卿

    江城一雨春强半,寒色著人芳信迟。

    赖有梨花遮病眼,一枝带雨出疏篱。

    2、《寄九江宗族》

    年代: 宋 作者: 王遂

    手劚三茅印月痕,却思庐麓接云根。

    便将百战开勋业,何似丹心遗子孙。

    行尽义丰思古迹,旧曾敷浅出高原。

    因思百事俱闲外,惟有人间道最尊。

    3、《杜陵至节后诗有远在剑南思洛阳句予客九江远》

    年代: 宋 作者: 董嗣杲

    杜陵曾吟至后诗,我今客远愁归迟。

    蜀中想重洛阳忆,江上亦起钱塘思。

    地异心同一今古,风饕雪虐共路岐。

    西湖何殊灞桥趣,亟归乘兴无复疑。

    4、《九江春望》

    年代: 唐 作者: 白居易

    淼茫积水非吾土,飘泊浮萍自我身。

    身外信缘为活计,眼前随事觅交亲。

    炉烟岂异终南色,湓草宁殊渭北春。

    此地何妨便终老,譬如元是九江人。

    5、《酬郑进士九江新居见寄》

    年代: 唐 作者: 李咸用

    蹑屐扣柴关,因成尽日闲。

    独听黄鸟语,深似白云间。

    萍沼宽于井,莎城绿当山。

    前期招我作,此景得吟还。

    6、《九江暮春书事》

    年代: 唐 作者: 曹松

    杨柳城初锁,轮蹄息去踪。

    春流无旧岸,夜色失诸峰。

    影动渔边火,声迟话后钟。

    明朝回去雁,谁向北郊逢。

    7、《九江旅夜寄山中故人》

    年代: 宋 作者: 伍乔

    弱柳风高远漏沈,坐来难便息愁吟。

    江城雪尽寒犹在,客舍灯孤夜正深。

    尘土积年粘旅服,关山无处寄归心。

    此时遥羡闲眠侣,静掩云扉卧一林。

    8、《晓抵九江作》

    年代: 近代 作者: 陈三立

    藏舟夜半负之去,摇兀江湖便可怜。

    合眼风涛移枕上,抚膺家国逼灯前。

    鼾声邻榻添雷吼,曙色孤篷漏日妍。

    咫尺琵琶亭畔客,起看啼雁万峰巅。

    9、《步出夏门行 艳》

    年代: 魏晋 作者: 曹操

    云行雨步,超越九江之皋。

    临观异同,心意怀?

    豫,不知当复何从?

    经过至我碣石,心惆怅我东海。

    10《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》

    年代: 宋 作者: 周邦彦

    风老莺雏,雨肥梅子,午阴嘉树清圆。地卑山近,衣润费炉烟。人静乌鸢自乐,小桥外、新绿溅溅。凭栏久,黄芦苦竹,拟泛九江船。

    年年。如社燕,飘流瀚海,来寄修椽。且莫思身外,长近尊前。憔悴江南倦客,不堪听、急管繁弦。歌筵畔,先安簟枕,容我醉时眠。

    请参考!

    谢谢!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